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湖南栗源堡校舍(1941)
作为华南农学院的前身,抗战期间,中山大学农学院、岭南大学农学院几经搬迁,生活艰苦,但教职工仍坚守岗位,学生亦满怀抗战救国热情。
1938年10月,日本侵略军进攻华南地区。10月19日深夜,农学院跟随中山大学本部开始撤离广州。西迁途中,中山大学三易校址,最后方转迁云南澄江县。
1939年3月1日,中山大学农学院在澄江正式复课,有学生227人。虽然条件艰苦,但老师们克服了重重困难,坚持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,撰写了《沿滇缅公路考察昆明至大理间农林及土壤情况报告》和《澄江之土壤调查报告书》等各类论文。1940年秋,农学院又辗转至湖南宜章县栗源堡。在丁颖院长的努力下,师资和学生队伍都不断扩大。1943年初学生曾达409人,并取得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。当时的农学院被来访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称为“在华见到的最好农学院”。
岭南大学农学院坪石新址全景
私立岭南大学的情况也与中山大学相似。辗转办学,先到香港,后至韶关乐昌坪石。农学院在古桂芬、李沛文等院长的带领下,师生均坚持开展学习研究,不少科目全英文教学。
抗战胜利后,1945年10月,中山大学农学院开始回迁广州,1946年1月在石牌校区正式上课。教学科研等工作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。农学院发展为8个系,即农艺学系、园艺学系、病虫害学系、畜牧兽医学系、蚕桑学系、农业经济学系、林学系和农业化学系,成为当时国内科系较为完备的著名农学院。岭南大学农学院也于1945年10月在广州复课,迎来了新生。